東海創新人博覽會
2016 Tunghai Innovator Expo

時間: 2016年6月5日(日) 10:00-19:30

場地: 體育館

主題:   We Live, We Care! 



Statement

「工業4.0」時代的來臨, 帶來人類生產模式與生活方式的激烈轉型, 而工業文明對地球生存條件的衝擊也到了不可逆的臨界邊緣, 當代已無法承受產業與教育,理論與實踐脫鉤的代價, 世界分工與學科分類也必須重新跨域整合, 創新與關懷已突顯為新的時代心智模式, 這意味著二十一世紀的學習需要全面的新型想像力, 讓我們突破現況,跳出既有框框, 思考全新的可能性。 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需要想像力, 而且是解決真實問題的「實用性想像力(pragmatic imagination)」 。

傳統上, 想像力與實用性是互相對立的兩件事, 但是今天這兩者的整合, 正隱約催出這個時代的希望地平線。 「實用想像」是拉回到有血有肉的日常生活中思考, 企圖跳脫一般俗成的規則窠臼, 介入當代真實生活場域, 掌握「製造中事物(things in the making)」的動態生成本質, 尋找更貼切可行的社會轉型可能性, 真正促成一系統(社會或社區)的實質改變,具體轉型。

「開創是我們的格言」這是東海大學創校時曾約農校長的辦校期許, 也一直是本校在高等教育理念上的堅定承諾, 面對二十一世紀的變局與挑戰, 東海大學將秉持創校理想, 承擔培育高等人才的社會責任, 篤實地朝向卓越與創新的一流大學邁進。 「東海創新人」是我們最無法被取代的產出, 「人才」是未來經濟最重要的資源,  「人心-人品-人力」才是國家競爭力的核心基礎, 東海大學一向強調以人為本,人文關懷導向的社會創新人才培育, 整個優美校園瀰漫著人本思想的敦厚氣息, 悠久的勞作教育已是當代服務學習典範, 近年的博雅書院未來領袖人才培育成果斐然, 我們很確切地相信: 「東海創新人」正是本校面對新世紀作出正面貢獻的最佳承諾!

自2014年起本校工學院,管理學院與創意設計暨藝術學院各自開辦「創意,創新,創業」相關課程, 並合作發表教學成果, 也持續維持整合教學的能量, 並倡議打造「博覽會」平台, 除進一步串聯校內其他院系的教學研發活力之外, 也希望促成以中台灣為立足點的產業界, 創業家的資源匯流及結盟合作, 每年六月舉辦的「東海創新人博覽會」, 將會是讓青年人才看見世界,也讓世界看見未來人才的創新平台。

這是今日大學以人才品牌為標榜,為社會國家善盡高等教育責任的創新模式, 也是檢討改進教學研發現況的制度性機制, 這個年度盛會讓我們有機會每年重新定義「創新人」, 這是轉化大學能量為時代創新活力的質變平台, 也是串聯社會資源往大學教育匯流的整合平台, 更是關心地球永續及社會和諧發展的價值分享平台。

目標


, 整合校內既有教學及研發能量, 建構具有東海特色的人才-資源平台;
二, 建構本校與轉型產業,新興創業家共同合作之資源匯流共創平台;
三, 網結國內外創新平台以協力發展出因應未來需求之新教育機制。

主題論述

2016年度主題: 「We Live, We Care!」
我們生活在這裡, 我們必須在乎。

我們看到校園中有好多認真生活,關心這個社會,關心這個世界的大學生, 他們每個人都正在用他們的方式, 為了他們所關心的事情而努力著, 用他們的力量去影響這個世界, 就算只是盡一份小小的力量。 我們想把分散在校園中的各種有創新能量的想法整合一起, 把正在關心社會,關心世界, 並且有行動與想法的人或組織串聯起來,匯集大家形成一個有影響力的圓, 大家可以有更多的互動交流, 並且匯聚資源, 讓更多人看見我們所關心的事情, 感動更多人, 進而影響更多人, 讓人們願意主動地關心社會, 並促成社會與環境朝向健康方向改變。

我們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文明進程中, 我們關心二十一世紀地球生命的處境, 人類社會的問題與生態環境危機可能是一體兩面, 作為二十一世紀人, 我們擁有知識與技術的力量, 也逐漸演化出成熟的心靈態度, 足以讓我們以更健康的方式持續與萬物共存。 為整合校園內各領域往這方向的努力, 我們研擬以下4個子題:

1. 創意生活
2. 社會文化
3. 生態環境
4. 產品與服務創新

期待各種趨向以上共識的朋友們, 提供你們的學習成果/作品, 歡迎加入今年首創的博覽會, 我們一同攜手以合作分享的方式, 為我們的未來打開新局!

活動內容
 

一,展覽---依展覽主題下四子題分四區展示 (A影片,B立體作品,C平面作品)
 
A. 子題一「創意生活 」展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工設 蔡昀良
工設 洪羽寧
工設 張瑜君,洪晨皓
工設 周妤
工設 鄭嘉雯
美術 許芷蓉
《聲音作品》系列 B
美術 馮鏡潔
美術 葉治伸
美術 謝智宇
美術 羅文怡
建築 吳東格
建築 林琨達
建築 許大維
建築 周峻吉,廖漢倫
建築 黃于僑
景觀 胡育晨,汪靖芳,黃宣文,林韋宏,謝禎翰,
許哲毓,董其樂,許庭源
博雅書院 王仁禾,呂文月,詹惠淨
羅立庭,許家瑜
博雅書院 張瑀芯,林千郁 許華恩,陳潔
博雅書院 柯君翰,鄧郁璇,陳鈺霖
BLADE 刀鋒 B
AVENIR B
時墨 B
LABEAN B
酵易/Enzymeer B
你聽見了什麼; B

玉盤 B
記錄時間的線 C

量身定做 C
髮水草櫃子 B
烏賊皮層仿生: Light Fiowing in Life Trajecory A,C
CLT in tectonic B,C
Garden Glass Museum B
B
使用者的城市─群眾遊戲下的變動樞紐 B
回迴-綠屋頂創意景觀 A,C

THU Timetable 東海選課板 A
阿兜仔唱中文歌 A
弓民生活 A,B
 
B. 子題二「社會文化 」展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工設 林品君
美術 王姵雯
美術 宋紹沂
美術 李芳吟

美術 邵丹


美術 許幼歆
建築 趙尉言,王嘉熙
景觀 汪靖芳,蔡昕語,蔡羽君,馬吟甄,胡育晨,
陳梓聰,康晴媁,郭怡伶,王傑滸,邱怡馨,蔡承哲
景觀 靖相承
博雅書院 呂燕萍,林晏如,王璿,蔡宜臻,廖哲瑋
博雅書院 徐瑋彤,林葦妮,徐佩敏,高芷伶
博雅書院 陳玉庭,洪培瑄,柯君翰
博雅書院 陳欣閔,陳昱蓉,楊詠涵
城市工作站/City Workstation B
城市人籠 C
2015 Strathcona vineyard C
失去聯繫/Disconnection C
自我毀滅 B

熱土 C
春雷 C
鎮遠 C

甜蜜迷失 C
街。椅 B
星宿—東海第二校區學宿舍景觀設計 B,C

Homies-台中一中街商圈規劃設計 B,C
延續歷史記憶-從大楊油庫看見越戰歷史 C
哈客 A,B
第四屆高中優質博雅生活營 A,C
「蕃薯田」上訪百工-傳統糕點 A,C
 
C. 子題三「生態環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工設 林芸萱
美術 吳亭瑋
美術 林珈瑀
美術 林郁佳
美術 鍾凱翔
建築 蕭凱元
景觀 賴翊禎,蔡鎮航,劉俊宏,李涵嘉
景觀 林新淯,鄧安玥,廖小羽,王雍喆,黃宣文,蔡孟育
景觀 陳郁婷,宋天心,游亞峻,黃泓仁,施雅綾,董其樂
景觀 汪靖芳
景觀 劉雲
景觀 張友奕
景觀 陳庚璟,葛建霄,陳奕瑋
景觀 韓欣恬,陳沛羽,林佑針
畜產系環工系 魏天恩,鄭慶安,
博雅書院 曹志瑜,蕭逸柔,莊芙
Leaves B
B
飽和提醒二 C
珍珠項鍊—林中夜宴 C
剝奪系列—象牙 B
[Aging,Farming,Learning in place]
with Aquaponics C
綠色博雅農場景觀規劃設計(一) B,C
綠色博雅農場景觀規劃設計(二) B,C

綠色博雅農場景觀規劃設計(三) B,C

綠色博雅農場景觀規劃設計(四) B,C
青紗帳里竹鄉愁-台中城市博物館設計 C
Hickey 後山之吻-花蓮之殤 C

阡陌-葫蘆墩圳景觀規劃設計 C

洄溯-回復水圳風華-葫蘆墩掀蓋再造 C
時美 友好環境的嗜甲烷分解菌 B,C
石虎跡 A
 
D. 子題四「產品與服務創新」
    1
2
3
4
5
6
7
8
9
10
12
15
工設 劉子瑄
工設 黃心郁
工設 莊逸甯
工設 李英任
工設 王于齊,黃羽蔓,陳佳鈴
工設 陳昇毅,張硯珩,鄭昊
建築 陳政宏
企管 企二C全體修課同學,
企管 A,B
資工
工學院
工學院「創業家精神」
家電共享計畫 A,B
Oscare B
Eco Fence/生態圍籬 B
Shilailer B
BONEAID B
CleanExpress B,C
機體空間 Organicismal Space C
共12小組 簡報

數位創意組共3組作品 A,B,C

數位創新碩士學程共4組作品 A,B,C
(葦君老師組) A,B
 
E. 特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高雄第一科大
育成中心
育成中心
育成中心

育成中心
美術系
生科系
工設/大古鐵器
建築系 鍾柏賢等
建築系 蘇志峰老師
建築系 邱國維老師
建築系
建築系 彭康健老師
數學系 黃皇男館長
歷史系 丘為君老師
育成中心/創新設計系
詠健生醫 穀蔬晶粉 B
清韻商事有限公司 THUnique B
艾博生技抗體股份有限公司

multivalent monoclonal antibody B,C
京久森有限公司 草本健康蛋 B
聖誕節裝置 C
紅土學院 A,B,C
設計競賽得獎者 B
獲寶成集團運動休閒園區設計競圖首獎作品
Space Syntax C
尼泊爾生態度假村 C
寶成集團競圖作品 B
路思義教堂施工紀錄動畫影片
路思義教堂Conoid雙曲面數學3-D分析
紀錄片2部(各10-15min.)


互動設計

「Smile東海」 通識中心 活動3立板+電腦螢幕(3m x 3m空間需求)
本活動會先透過fb粉絲專業分享與採集東海的微笑, 我們相信有微笑的眼睛, 看到的都是風景。也會在現場採集參與者的微笑, 做貼紙輸出, 然後讓大家貼出微笑 的景象, 我們會用繪本與音樂來引導。

互動遊戲點


展場中四展區之間設置2-4處互動遊戲點, 連接參數化製作紀念品, 讓參展者參與互動並獲紀念品。
4/23-24遊戲工作營(招募校內30位跨院系學生參與/地點: 東海工設系館/與尊博公司合作)
4/29 遊戲工作營(地點: 尊博)

創意市集

本活動創藝學院開設「社會創新設計專題」課程修課同學主辦, 共有20個路天攤位, 由主辦同學向全校跨院系學生邀約創意作品展售。

學習成果現場發表

管院「問題分析與決策」期末成果發表, 17位同學修課, 邀請客評老師數位

五,電鍵琴演奏+數 位光影秀

郭宗愷老師率音樂系電鍵團將於體育館入口平台進行露天演出, 加上吳宗穎老師指導「數位互動音樂劇-數位互動組」同學製作影像投影於體育館正立面, 這是難得的數 位音像合作表演饗宴, 做為今年首屆創新人博覽會壓軸分享。

2016東海創新人博覽會手冊出版計畫
2016/5/2晚/院辦: 明石,際鋐,君瑋,葦君,堇玟,嘉伶,子菁,時瑋

校長的話
目錄
節目表
教務長的話
研發長的話
創藝院長的話
執行長的話

一,宣言/主題
二,活動導覽圖
展區配置圖(標示廁所,出入口)
體育館周邊圖(標示創意市集,電鍵琴表演區,光影秀投射範圍)
Open Campus導覽圖(標示射箭區)
三,活動內容
展覽
子題一 創意生活
子題二 社會文化
子題三 生態環境
子題四 產品與服務創新
特區
互動設計
Smile 東海
互動遊戲點(其中一組須投影地面)
撞球小天才
TEDxTunghaiU 2016活動轉播(8位講者照片+題目)
We Live創意市集+We Care沙龍
學習成果發表(作品名稱/分組/邀請客評)
電鍵琴演奏-數位光影秀(成員+指揮/指導老師/曲目)
四,博覽會發想緣起
敘述文字兼提相關課程:
創意設計暨藝術學院 「社會創新設計專題」(蘇民,謝昆霖)
工學院 「創業家精神」(王偉華,張葦君)
管理學院 「創意與創業專題」(林修葳,蔡明君,羅時瑋)
五,近期相關計畫
「表演藝術及創作」碩士學程計畫
「設計創新管理」產學合作博士班計畫
達文西山丘計畫
六,執行團隊
創藝學院辦公室---子菁,佳雯,時瑋
工設系---明石,際鋐,耀宗
建築系---彭康健,劉克峰,邱浩修
景觀系---鄒君瑋,黃章展
美術系---蔡明君,魯漢平,詹前裕
音樂系---郭宗愷,許榮富,林得恩
資工系---周忠信,石正雄
WLWC社群---
創意與創業課---
七,執行顧問
張葦君, 謝昆霖

指導單位: 教務處,研發處
主辦單位: 創意設計暨藝術學院,創藝媒體中心
協辦單位: 博雅書院,電子計算機中心,體育室,公關室(親善大使?),總務處,
葦君公司,享實做樂
參展單位: 文學院,工學院,管理學院,農學院,理學院,高雄第一科大
贊助單位: TEFA,尊博科技,開務建築師事務所,清水建築工坊,
映興電子,大古鐵器,上圓建築師事務所(加上公司logo)

空白頁(筆記)
前封裡---校長的話+目錄/東海大學logo
後封裡---數位互動音樂劇(劇照,定裝照,課程/指導教師…)
封底---博覽會logo/博覽會網址/創藝院網址/東海大學網址

行程規劃(暫定) 2016/5/2
6/5 10:00開始 /配合Open Campus活動 (各院系開放/接待高中生來校參觀)
/配合「創意市集」及「野台表演」(體育館外)
正式開幕---音樂(音樂系管樂團8人/15min.)
校長致詞
「東海創新人博覽會」揭牌
10:30-11:30 子題座談I
13:00-14:00 子題座談II
13:00-17:00 Arduino DIY Workshop (?)
14:10-15:10 子題座談III
15:20-16:20 子題座談IV
16:30-17:15pm 閉幕演講---謝榮雅(寶成贊助)
17:30 校長致辭/董事長
17:40-18:00「我期待的東海創新人」訪談短片(每人30sec.x20人)
18:00-18:30 貴賓導覽
18:30pm 創新音樂(電鍵盤)+影像秀壓軸
19:00pm 散場/校長晚宴
20:00pm 散場

「我期待的東海創新人」訪談對象

校內:王偉華 卓逸民 童元方 李貽峻 王崇名 胡承波 柯義龍 詹家昌
王凱立 許恩得 高承恕 林惠真 王立志 周瑛琪 江文德 羅文聰
校友: 楊志傑 姚仁祿 林世堂 卓勝隆 王俊傑 張廖萬堅 黃國書 鍾德頌
郭東耀 吳肇熙 何傳馨(故宮副院長)
貴賓:許惠恒(台中榮總院長) 楊紀政(寶成副總) 續天曙(尊博科技) 龔瑞琦
(開務建築) 陳聰亨(上圓建築) 廖明彬(清水工坊)

確定大會logo
其他出版品/物品
明信片 (以主logo及衍生logo製作)
參展作品頒給參展證明/紀念品
海報(電子版)
現場互動遊戲贈品(大會logo衍生品)

 

http://www.tunghai.org